我有两台备机巨屌 自慰,差异是 2022 岁首发布的一加 Ace,与一台 2023 岁首发售的 iQOO Z7。
一加 Ace 行动订价在 2000+ 的中端机,承担主要成像任务的是一颗 1/1.56 英寸的 IMX 766 传感器;而 iQOO Z7 更是主打的游戏,只需要一千多,配备的是 1/1.97 英寸的三星 GW 3 传感器。
这两款建造尽管在各自定位上发扬可以,但在影像才调上齐已冉冉无法知足我的需求。
即使到了 2024 年,国产手机的影像本领如故填塞优秀了,但主要合资在旗舰机型上。关于非旗舰手机——尤其是前几代的中低端机型,影像本领尚未充分普及,我需要一些别的方针去栽种它们的影像才调。
Google 相机,让老手机的影像欢乐第二春
硬件无法更正,但软件还有操作的余步。
思从软件上栽种拍摄成果,我第一时候思到的,是在智高手机初期就饱受吟唱的 Google 相机——在阿谁影像的朦胧时间,Google 相机补救了普遍手机的成像,甚而一度被各个拓荒者修改,以便适配更多的手机系统,成为刷机心疼者的必备 app。
于是,我立马在两台手机上装配 Google 相机并进行了对比测试,望望它是否能补救我的备机们。
带入辖下手机才走出办公室,就看见下昼的阳光从屋檐中流泻下来,空调外机的亮度与周围暗影部分变成了巨大的反差,呈现出一个大光比的环境,这恰是测试 HDR 成果的好时机。
▲ 左:一加 Ace 原生相机 / 右:Google 相机
通过相片可以看出,在这么一个神采昭彰、明暗分明的环境中,一加 Ace 原生相机与 Google 相机的成像区别:一加在 HDR 算法上更为保守,保证了一定的光学成像的当然不雅感,然而画面有些发灰,墙壁的红色饱和度下落严重;
Google 相机则更为激进,将空调外机的高光部分大大压制,树叶的绿色与墙壁的红色也保抓了比较昭彰的饱和度,但由于算法豪恣度介入,Google 相机拍摄的相片锐化陈迹比较昭彰,在举座不雅感上数码感较重。
走出室外,阳光映照在路边餐厅用于掩饰的小轿车上,我将一加 Ace 瞄准反射着阳光的引擎盖,望望在阳光直射镜头时,两种算法的 HDR 差距。
▲ 左:一加 Ace 原生相机 / 右:Google 相机
这张相片很了了地展现了两种算法的成像倾向:原生相机连接保管我方的情切战术,相片中的高光与暗影被压制在一个欢乐的区间中,保证了柔软当然的不雅感,不外引擎盖上的高光有些溢出,最亮部的引擎盖划痕被盖住了;
Google 相机如故聘用了较高对比度的质感路子,保证神采的「千里重」感,引擎盖上的高光压制得很可以,划痕也了了可见。
尝试了 Google 相机的 HDR 算法,咱们再望望通俗场景中的相片对比。
▲ 左:一加 Ace 原生相机 / 右:Google 相机
在光比较小的场景中,两张相片并莫得太昭彰的判袂,细看之下,也独一左上部分的树叶与中间橙色的推车有亮度上的轻细不同。
总体而言,在 HDR 并不会豪恣度介入成像时,一加 Ace 的原生相机与 Google 相机算法的区别也在变小,原生相机的影调弧线更为柔软,而 Google 相机的影调弧线更为硬朗,全看使用者的偏好,而并无上下之分。
▲ 左:一加 Ace 原生相机亮度弧线 / 右:Google 相机亮度弧线(模拟)
接下来,我又用另一台 iQOO Z7 在傍晚环境下,对充满细节的橱窗拍摄了一组对比,望望在光照不实时,两种算法的发扬奈何。
▲ 左:iQOO Z7 原生相机 / 右:Google 相机
在周围光照环境较为弱的时候,两套算法也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成像倾向:iQOO 原生相契机将画面尽量提亮,展现更多的暗部细节,同期加入锐化,使画面中的物体与翰墨边际愈加强横,比如橱窗中的翰墨变得更了了了,而坏处在于过度的锐化会带来刚劲的涂抹感,橱窗前的翰墨与植物齐出现了一定的涂抹发扬;
而 Google 相机则倾向于按捺好高光,举座不雅感与肉眼同样,同期莫得加入过度锐化,保留了光学成像应有的质感,但橱窗中的翰墨糊在了一齐,在辨识度上差上不少。
在这轮对比中,可以说两者各有千秋,但在完全天黑后,两种算法再次展现出不同的倾向。
在完全入夜的街谈中巨屌 自慰,我使用 Google 相机提供的 Night Sight 格式与 iQOO 原生相机的夜景算法进行对比。
▲ 左:iQOO Z7 原生相机 / 右:Google 相机
在对比测试下,夜景发扬是两个相机算法判袂最大的地方:iQOO 原生相机将暗部大幅度提亮,提供了更多的暗部细节,但相片中的亮部与暗部反差并不大,通盘画面显得有些平;
使用 Google 相机 Night Sight 格式拍摄的相片,则在保证暗部细节的同期,将影调尽可能地复原,亮的地方亮,暗的地方暗,给相片一个尽量当然的不雅感。
诚然这两台不以影像才调为卖点的手机在同层次中的成像如故不算过期了,但在 Google 相机提供的 HDR 与夜景算法加抓下,依然有契机「欢乐第二春」。
也即是说,要是你不追求每年更新旗舰手机,但遭受大光比与完全阴沉的环境时,仍但愿获取更好的拍摄成果,不妨尝试请 Google 相机出山试试。
不外,如今的 Google 相机如故很难找到原生版块了。
在 Pixel 推出以后,Google 相机就成为了 Pixel 的原生相机,不再行动单独的 app 存在,是以适配难度直线上涨;加上国产手机「略胜一筹」地抓续率先,冉冉招引了大众的眼神并得到招供,Google 相机受到的眷注度也赶快下落。
▲ 使用 Google 相机的 Pixel 3
恒久以往,Google 相机凡俗适配各式品牌手机的盛况如故不复存在。
侥幸的是,还有不少拓荒者对 Google 相机情有独钟,抓续进行修改与更新,使其可以运行在更多的平台上。
我在此次测试中使用的,即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零丁拓荒者 BSG 发布的 GCam(Google Camera 的简称),BSG 通过反编译和修改 Google 相机的 APK 文献,使其粗疏在更多的非 Pixel 建造上运行,何况通过添加特等的功能和优化,让使用者在有需要时对相机领有更大的按捺权。
探花在线▲ 第三方拓荒的版块,提供了相称多的自界说选项
我征集了更多的 Google 相机拓荒者信息以及他们推出的版块,供大众参考:
来自 BigKaka 拓荒的 AGC,目下最新版块为 AGC 9.4.24_V2.0;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拓荒者 BSG 推出的 MGC,目下版块为 MGC 9.2.113;
来自 MWP 拓荒的 Gcam,目下版块为 8.8.224;
来自 Shamim 的 SGCAM,目下版块为 SGCAM_8.5.300.XX.10;
在此次测试中,我就差异使用了 BSG 与 BigKaka 两位拓荒者推出的第三方 Google 相机。
这两位拓荒者的更新频率最高、版块最多,用 BSG 推出的 MGC 例如,只是我使用的 MGC 9.2.113 这一版块更新中,BSG 就把柄不同用户的建造和需求适配了通用版、高通骁龙芯片版、三星版、拓荒者版、好意思颜优化版以及 3D 扫描版。
为了便捷大众的尝试,我将 BSG 与 BigKaka 拓荒的最新版 Google 相机装配包整合在了一齐,大众可以通事后台发送「Google」获取,并聘用稳健我方的版块。
计较影相的开路东谈主,又用 AI 开启了下一个十年
测试实现后,我细细一数,Google 相机尽然如故推出了十年了。
早期的智高手机毫无疑问是个崭新玩意儿,厂家与用户齐将珍目力放在了崭新的系统和应用上,比拟之下,从功能机时间就存在的影像功能,简直显得没那么有真谛。
由于败落眷注度,智高手机的影像系长入直处于一个能用,但不好用的景况。
2011 年发布的 iPhone 4s 是一个具象化的例子——面积过小的 CMOS 与结构粗浅的镜头,导致手机在拍照时的进光量相称小,最终体当今相片上,即是朦胧的表象和尽是噪点的画面,以至于在当今的应付平台上,被东谈主视为 CCD 相机的平替。
这看起来有些可笑,但这简直是智高手机头几年影像水平的简直写真。
行动 Android 系统的排头大哥,Google 对影像昭彰有些不悠闲,于是决定给 Android 手机打个样:智高手机,应该走计较影相这条路。
2014 年 4 月,当其他厂商尚处于懵懂中时,Google 相机崇拜推出。
在推出后不久,Google 相机就迎来了初次紧要更新——引入 HDR+ 功能,通过多帧合成本领大幅栽种了动态限制。
两三年后,Nexus 系列的继任者 Pixel 系列手机横空出世,Google 相机白云苍狗,成为了 Pixel 的默许系统相机。
其时的市集主流影像决策是以 iPhone 为首的「双摄」组合,而 Pixel 凭借一颗单摄与之抗衡,在 DxO 评分中力压 iPhone 与三星,在 Android 系统遍及的用户基数与眷注度的东风下,Google 相机与其算法名声大噪,计较影相一词驱动被巨匠信得过眷注。
此时,恰逢国产手机的竞争也冉冉插足尖锐化,手机影像成为继芯片、内存、屏幕之后的主要竞争点,国产厂商驱动在影像上发力,Google 相机在两三年前立下的路标,成了扫数东谈主的场所。
2016 年,华为与徕卡达成和洽,在 P9 中冉冉强化相机算法,包括引入多帧交融,将国产手机的 HDR 成果从「不好用」栽种到了「简直还可以」,之后不久,小米就在当年的旗舰小米 6 与小米 Note3 中引入了雷同的 HDR 本领,OPPO 与 vivo 也紧随其后,在原生相机中加入了多帧交融本领改善成片质地。
Google 相机第二次引颈风潮,是在 2018 年推出的 Pixel 3 上,推出了夜视格式(NIght Sight)。
在此之前,夜景是摆在手机眼前最大的坎,CMOS 面积小、防抖部件缺失,在连相机齐需要三脚架才能成像的光照环境下,手机完全没法使用。
而 Google 推出的夜视格式,复古手机在极低的光照环境下拍出了了、亮堂且细节丰富的相片,极地面拓展了手机影像的使用规模,被大众名称为「夜视仪」。
夜视格式的旨趣其实并不难知晓,在按下快门的一刹,Google 相契机自动拍摄多张不同曝光时候的相片,这些相片的曝光时候从短至长,捕捉到的色泽信息也有所不同。通过将这些多帧图像合成一张最终相片,夜视格式粗疏最大规定地诳骗环境光,从而提高亮度和动态限制。
说到底,这亦然多帧交融的延迟决策,在相机上,雷同的操作叫包围曝光与堆栈。
夜视格式是 Google 相机的一项冲突性更新,在此之后,关于记载生存的非专科用户来说,手机的易用性如故高出了相机。
▲ Pixel 3 上的 Night Sight,与同期的 iPhone Xs 比拟
这一次,厂商的跟进速率相称之快。
在 2018 年年底,Google 才刚刚将夜视格式通过更新推送给 Pixel 3,小米就为自家同庚发布的 Mix 3 率先更新了超等夜景格式,随后 OPPO R17 Pro、vivo NEX 双屏版与华为 P20 Pro 齐先后搭载了自家研发的夜景格式。
苹果与三星也在次年为 iPhone 11 系列和 Galaxy S10 系列配备了夜景格式。
比拟受到稠密眷注的夜视格式(Night Sight),Pixel 3 上还有一个新功能:在相机被叫醒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录像头中的场景,并在使用者按下快门后,赶快对相片进行优化,让太空更蓝,让树叶更绿。
这个功能名为智能场景识别的功能在其时实足不算起眼,却在自后成为第三次风潮,为 AI 参与成像打下简直基础,
从 2017 年驱动,Android 厂商就各自驱动发力,华为率先在当年推出的 Mate 10 中尝试 AI 本领优化智能场景识别,三星与小米赶快跟进,在 2018 年推出的 Galaxy S9 与小米 8 中也加入了 AI 场景识别。
这一功能最为东谈主熟知的应用是跟随华为 P30 Pro 推出的「月亮格式」,在其时一度成为手机影相的热门。
从此,智能识别驱动深度介脱手机影相的成像中,一直发展到当今,应用的场景简直可以粉饰咱们眼睛能见到扫数事物,小到好意思食的润色,大到落日星河的壮不雅,齐是 AI 场景识别的一个延续。
十年里,Google 相机先将处于朦胧中的手机影像带上了计较影相的谈路,又手把手演示奈何用软件将硬件施展到极致,引颈手机影相迎来从 “能用” 到 “好用”,再到 “刚劲” 的质变,让今天的影像旗舰手机不仅抬手就能拍,也能抬手就拍好。
十年夙昔,Google 依旧敢为东谈主先,在上个月的 Made by Google 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 Pixel 9。
这部手机行动全国上第一台在系统级别集成 AI 的手机,影像系统得到了全面加抓,除了更便捷的合影外,用户可以在 Pixel 9 拍完的相片里裁剪、迁移元素,甚而在 AI 的加抓下,通过粗浅的翰墨态状,就可以平直修改相片任何部分的本色。
这是手机影像系统第一次跨过虚与实的界线,在 AI 的匡助下,Google 将手机影像从「记载」跨越到「创造」巨屌 自慰,一举推开了下一个十年的大门。